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医院新闻 > 信息动态
『盟医前沿』机器人定位神经导航下镰旁脑膜瘤切除
2024-08-19  |   224   |       

    近日,兴安盟人民医院神经外科团队在机器人辅助下,为一例脑膜瘤患者完成手术,成功解除患者头痛症状。神经机器人的辅助使得神经外科手术更加精准、微创及高效。

病例分享

    57岁女性患者,因间断头痛3月、加重10天入院,于外院查核磁提示:“大脑中线部占位性病变”,为进一步治疗来我院就诊。

    考虑患者正是享福的年纪,患者本人手术意愿强烈。兴安盟人民医院神经外科团队了解病情后立即组织团队成员进行讨论,考虑若不手术切除肿物,肿物逐渐增大,可能出现瘤卒中甚至脑疝、危及生命的情况。最终决定在全身麻醉下行“神经导航下颅内病损切除术”,术前MDT:请感染科、耳鼻喉科、麻醉科及心内科会诊,评估手术及麻醉风险。手术过程顺利,术中肿瘤切除彻底,止血充分,术区周围重要血管脑组织保护良好。

术后复查

    术后复苏后患者神清语明,四肢活动自如,头痛好转。头部切口愈合良好,无红肿渗出及皮下积液等。

科普

    脑膜瘤的分型方法较多,以下为常见的几种分型:

    1. 按组织学类型:

    - 内皮型脑膜瘤:是最常见的类型,瘤细胞多呈多边形,排列成巢状或索状。

    - 纤维型(纤维母细胞型)脑膜瘤:瘤细胞多呈长梭形,排列成束状或编织状。

    - 砂粒型脑膜瘤:含有大量砂粒体。

    - 血管瘤型脑膜瘤:富含血管,血管壁薄,管腔扩张。

    - 微囊型脑膜瘤:细胞间有许多微囊形成。

    - 分泌型脑膜瘤:部分瘤细胞胞质内可见空泡或 PAS 阳性的分泌物。

    - 化生型脑膜瘤:可出现骨、软骨、脂肪等化生成分。

    2. 按生长部位:

    - 大脑凸面脑膜瘤

    - 矢状窦旁脑膜瘤

    - 大脑镰旁脑膜瘤

    - 鞍结节脑膜瘤

    - 嗅沟脑膜瘤

    - 蝶骨嵴脑膜瘤

    - 鞍旁脑膜瘤

    - 小脑幕脑膜瘤

    - 脑桥小脑角脑膜瘤

    - 斜坡脑膜瘤等

    不同类型的脑膜瘤在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治疗方法和预后等方面可能存在一定差异。对脑膜瘤进行准确的分型有助于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和评估预后。

    兴安盟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是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国家卫健委能力建设和继续教育中心“神经外科建设中心”及“神经介入建设中心”、国家卫健委医院管理研究所“脑出血外科能力提升项目基地”、国家高级卒中中心、北京大学临床科学家项目单位、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神经外科核磁共振成像设备与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介入联盟成员单位。

    科室配备先进检查手术设备。现开展立体定向机器人辅助血肿穿刺、显微镜下脑内血肿清除术、颅内和椎管肿瘤切除术、脑动脉瘤夹闭术栓塞术、脑动脉畸形切除术和栓塞术、颈动脉狭窄剥脱术和支架植入术、三叉神经痛微血管减压术、脑室镜下脑内血肿清除术,三脑室底造瘘术、3D打印导板导引下行脑内血肿穿刺术等高难度手术并填补了多项兴安盟地区技术空白。

预约挂号
缴费
检验结果查询
病例复印
金牌护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