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底动脉,这条为大脑后部输送关键血液的重要血管,一旦闭塞,可能导致下丘脑、脑干等核心结构缺血,进而引发一系列严重的神经功能障碍。由于它关联着生命维持中枢,此类脑梗死往往发展迅速,后果严重。若未能及时救治,患者可能面临永久性的神经功能损伤甚至生命危险。然而,随着介入技术的飞速发展,这类疾病的治疗迎来了突破性进展。医生们现在能够在X光透视的辅助下,利用导丝精准地取出血栓,重新开通生命通道,实现起死回生的救治效果。
病例一
51岁的男性患者,在无明显诱因的情况下,突然出现头痛、头晕,并伴有左侧肢体瘫痪和言语不清的症状。紧急送医后,头部CTA和CTP检查结果提示“基底动脉闭塞”。
CTA提示基底动脉及双侧大脑后动脉未显影
患者病情危重,如不尽快手术,梗死范围可能进一步扩大,随时有生命危险。在与患者家属充分沟通后,神经外科团队立即决定为患者施行经皮颅内动脉取栓术。
取栓后造影示基底动脉中度狭窄,双侧大脑后、小脑上等血管显影良好
术后第二天复查CT
经过约15天的住院治疗,患者神志恢复清醒,头晕头痛症状明显好转,言语能力虽有所欠缺,但左侧肢体肌力已恢复至4级,成功恢复正常生活,与家属一同走出医院。
病例二
62岁的男性患者,在4小时前无明显诱因下突发意识障碍,伴有恶心、呕吐,随后陷入深昏迷状态。CT检查结果显示,患者脑内存在多发腔隙性脑梗塞,被诊断为急性脑梗塞。尽管接受了替萘普酶溶栓治疗,但患者症状并未见明显好转。为求进一步诊治,来我院就诊。
CTA示:基底动脉闭塞远端未显影
来院就诊时虽然已经进行了溶栓治疗,但患者仍处于昏迷状态,为挽救患者生命,神经外科团队决定为其施行经皮颅内动脉取栓术,并结合经皮椎动脉球囊扩张术和经皮椎动脉支架植入术。 术中脑血管造影显示,患者右侧椎动脉未见显影,左侧椎动脉纤细,基底动脉也未见显影,后交通动脉纤细,代偿部分基底动脉血流,大脑前动脉未见显影,考虑右侧椎动脉为优势供血、开口重度狭窄伴急性闭塞,需开通椎动脉保证后循环供血。
扩张球囊后,造影提示椎动脉开口部分开通,微导管内衬导丝成功通过基底动脉闭塞段,取栓后造影示基底动脉中段中度狭窄,基底动脉动脉显影良好,造影见右侧椎动脉开口重度狭窄,颅内动脉支架系统至椎动脉开口处,并使用球囊扩张导管用球囊冲压装置扩张颅内动脉支架系统,扩张后造影见椎动脉狭窄处管径改善约80%。
这两例患者的成功救治,得益于卒中团队、急诊科、麻醉科等多学科的紧密协作和无缝衔接。这不仅充分展示了兴安盟人民医院神经外科团队在神经介入诊治方面的专业水平和能力,也体现了其快速反应的急救能力。
脑卒中,俗称“中风”,又称脑血管意外,包括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性脑卒中,是由于脑的供血动脉突然堵塞或破裂所导致。其中缺血性脑卒中(脑梗死)占85%;出血性脑卒中就是人们常说的脑出血或脑溢血,蛛网膜下腔出血也属于这一类。脑卒中危害极大。
脑卒中的治疗
溶栓治疗
通过溶栓药物把堵在脑血管里的血栓溶解掉,使闭塞的血管再通,及时恢复供血,减少缺血脑组织坏死。
取栓治疗
针对颅内大血管闭塞。通过导管经血管内到达闭塞部位,使用特殊的取栓装置将血栓取出,恢复闭塞部位血流。
取栓治疗的最佳时间为发病6小时以内,部分患者可延长至24小时以内。
手术/介入/药物治疗
性出血性卒中包括脑出血或蛛网膜下腔出血,一旦确诊,往往需要积极寻找并尽可能消除病因,同时进行降颅压治疗,必要时需急诊手术,其中因动脉瘤破裂引起的蛛网膜下腔出血可以急诊行动脉瘤栓塞治疗。
脑卒中的预防
兴安盟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是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国家卫健委能力建设和继续教育中心“神经外科建设中心”及“神经介入建设中心”、国家卫健委医院管理研究所“脑出血外科能力提升项目基地”、国家高级卒中中心、北京大学临床科学家项目单位、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神经外科核磁共振成像设备与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介入联盟成员单位。
兴安盟人民医院神经外科为您的健康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