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疗内容:
1、为心衰患者制定优化的个体化治疗方案;
2、指导心衰高危患者如:高血压、糖尿病、肥胖、心肌炎病史、冠心病、风湿性心脏病等患者控制危险因素,做好心衰一级预防;
3、指导心衰患者自我监测,及时发现心衰加重因素。
专家号出诊时间及地点:周五全天 门诊2楼21区1诊室
普通号出诊时间及地点:每周一至周五全天 门诊2楼21区5诊室
科室电话:0482-8282080
专家简介
蔡景景,医学博士,兴安盟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三疗区主任,毕业于哈尔滨医科大学。曾多次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进修学习。通过了国家卫健委组织的全国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培训考核并获得了心律失常介入(植入器械)、心律失常介入(导管消融)、冠心病介入等合格证书。擅长冠心病、心律失常、高血压、心力衰竭的诊治,心内科急危重症的抢救,以及射频消融术、临时及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冠心病介入等。近年来发表SCI、中华及国家级核心期刊论文10余篇。现任兴安盟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委员、兴安盟医学会胸痛中心第一届委员会委员、兴安盟医学会高血压防治分会第一届委员会委员。
科普
心力衰竭(心衰)并不是一种独立疾病,而是心脏疾病发展的终末阶段,是由于心脏结构或功能异常导致心室充盈或射血能力受损的一组复杂临床综合征。临床表现为呼吸困难和乏力(活动耐量受限)以及液体潴留(肺淤血和外周水肿)。
四步识别心衰
一、识别心衰的危险因素:是否存在冠心病、心肌梗死、瓣膜心脏病、高血压、心肌病、糖尿病、心脏毒性药物、放射线暴露史等基础疾病。
二、识别临床症状:劳力性呼吸困难、夜间阵发呼吸困难、端坐呼吸、运动耐量降低、疲劳、夜间咳嗽、腹胀、纳差等。
三、识别早期心衰:心功能正常或慢性心衰稳定期,患者出现原因不明的疲乏或运动耐力减低,以及心率增加15—20次/min,可能是左心功能降低或心衰加重的早期征兆。
四、注意体重增加:体重增加可能早于显性水肿出现,观察到患者体重短期内明显增加、尿量减少、入量大于出量提示液体潴留。
心衰的治疗
①一般治疗:控制体重、减少钠盐摄入、严格容量管理、穿宽松保暖的衣服、养成良好睡眠习惯、遵医嘱服用药物等。
②病因治疗: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等原发病要早期治疗;
③消除诱因:最常见诱因是呼吸道感染,应积极选用适当的抗感染治疗;
④药物治疗:利尿剂(是心衰治疗中改善症状的基石)、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抑制剂(ACEI、ARB、ARNI)、β受体拮抗剂、醛固酮受体拮抗剂、正性肌力药等(注:具体服药请遵医嘱);
⑤心脏再同步化治疗:安装起搏器及心脏移植;
⑥心脏康复治疗:我院针对心衰患者的康复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