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医院新闻 > 信息动态
『 步伐矫健,外骨为“援”』神经外科下肢外骨骼机器人
2024-12-15  |   137   |       

    在 AI 智能浪潮汹涌澎湃的时代,科技的光辉正以前所未有的深度与广度照亮医疗领域的每一个角落。当我们惊叹于人工智能在疾病诊断、手术辅助等方面的卓越建树时,兴安盟人民医院从手术机器人在神经外科精准手术中的精彩“首秀”,到如今下肢外骨骼机器人的重磅“登场”,一场康复领域的革新正在悄然兴起。为那些被神经外科疾病困于行动不便的患者,勾勒出一幅充满希望与生机的未来画卷。它犹如智能时代赋予人类的机械义肢,在数字与机械的精妙融合中,打破瘫痪与自由行动之间的壁垒,它意味着,即使身处基层,每一位渴望重新站立、重归正常生活的患者,都有机会在 AI 智能的有力扶持下,跨越身体的障碍,感受科技深入千家万户带来的温暖与力量,向着自由行走的梦想奋勇迈进。

    外骨骼机器人通过精密的传感器和智能控制系统,能够精准地感知患者的运动意图。这个视频是神经外科的患者Z大爷,他是一位脑出血去骨瓣减压术后且偏瘫的病人,正在使用下肢外骨骼机器人进行康复锻炼。

    当Z大爷尝试移动瘫痪的下肢时,机器人能迅速捕捉到微弱的肌肉信号,理解其运动需求,并给予恰到好处的助力。康复训练中,Z大爷体会到了久违的行走的感觉,而这种主动的“行走”更令人倍感鼓舞,对康复之路充满信心。训练结束后,大爷还沉浸在“行走”的喜悦中,对机器人赞不绝口!对于Z大爷的家属来说,他深切的感受到Z大爷内心的喜悦,机器人正在帮助Z大爷重新找回自信与活力,一步一步努力“走”出瘫痪的阴霾。


对于脑卒中患者,它可以辅助进行步态训练,从最初的支撑体重、引导抬腿,到逐渐恢复自然的行走节奏,有效改善偏瘫侧肢体的运动协调性和肌肉力量。多项研究表明,经过一段时间的外骨骼机器人辅助康复训练,患者的步行速度可显著提高,步长和步频也更接近正常水平。

长期卧床或依赖轮椅的神经外科患者极易出现各种并发症,如肌肉萎缩、关节挛缩、压疮和深静脉血栓等。外骨骼机器人可让患者在安全的前提下尽早开始站立和行走训练,减少卧床时间。站立时,身体的重量通过骨骼和肌肉传递,刺激肌肉收缩,促进血液循环,从而降低肌肉萎缩和关节挛缩的风险。

“医生,我感觉我还可以再站一会。”因脑梗死导致一侧肢体偏瘫的W叔叔充满干劲地说道。W叔叔因脑梗死来到我院神经外科接受治疗,病情稳定后的他遵照医嘱开始进行康复训练。W叔叔在治疗期间就因为想到自己以后不能像以前一样行走常常暗自难过,也不爱于家人交流。后来经过神经外科康复团队评估后拟定了康复治疗方案,并且接受了下肢外骨骼机器人的步行训练。在训练中,W叔叔悬浮在机器框架下进行开始了今天的“太空漫步”。


    重新获得站立和行走能力对于神经外科患者的心理影响不可小觑。外骨骼机器人帮助患者摆脱了对病床和轮椅的依赖,使其能够以更接近正常的姿态参与社交活动。当患者能够自主行走,哪怕只是借助外骨骼机器人的辅助,他们的自信心和自我认同感会得到极大提升,减轻因疾病带来的焦虑和抑郁情绪。这种心理上的积极变化又会进一步促进患者主动参与康复训练,形成良性循环,帮助他们更好地回归家庭和社会。


外骨骼机器人的适配人群

    1.中风患者:包括脑出血、脑梗塞导致的下肢运动功能障碍者及小脑、脑干损伤导致的共济失调者。

    2.脊髓损伤患者:如脊髓外伤、脊髓炎,脊髓空洞症等引起的下肢瘫痪或部分功能丧失

    3.颅脑损伤患者:因意外或疾病导致颅脑损伤,影响下肢运动控制的人群。

    4.脑瘫患者:特别是存在下肢运动障碍的脑瘫儿童和成人。

    5.患有神经退行性疾病的人群:例如帕金森病、多发性硬化症等,导致下肢活动能力下降。

    6.骨关节系统疾病及运动损伤导致的下肢功能障碍患者:在骨折愈合后,需要恢复下肢力量和运动功能。

    7.患有肌肉疾病导致下肢无力的患者:如肌营养不良、重症肌无力等。

    但是下肢外骨骼机器人对于无法控制的体位性低血压;关节和肌腱挛缩畸形;关节疾病(如关节炎、人工关节患者);严重的骨骼畸形,韧带断裂;不稳定的四肢骨折;限制患者活动能力的合并症或并发症;精神疾病、听力障碍、理解障碍;重要脏器功能衰竭或其他严重疾病;脊柱稳定性丧失;静息情况下SpO2<90%,运动情况下SpO2<88%;双下肢深静脉血栓等患者;孕妇、哺乳期妇女;下肢肌张力≥ MAS 2级;下肢关节活动严重受限的以上人群是不适合使用的。


    在兴安盟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每一位医护人员都深知,患者对站立和行走的渴望不仅仅是身体机能的恢复,更是对尊严、自由和美好生活的不懈追求。下肢外骨骼机器人,正是这份人文关怀与前沿科技碰撞出的希望之光,照亮患者们通往梦想生活的道路。对于神经外科患者及其家属来说,了解外骨骼机器人并选择适合自己的康复计划,是开启高效康复之旅的重要一步。兴安盟人民医院神经外科希望帮助更多患者实现“步”伐矫“健”,以外骨为“援”的方式,走向充满希望的未来。

团队介绍


兴安盟人民医院神经外科始建于1993年,是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科室、国家卫健委能力建设和继续教育中心“神经外科建设中心”及“神经介入建设中心”、国家卫健委医院管理研究所“脑出血外科能力提升项目基地”、国家高级卒中中心、北京大学临床科学家项目单位、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神经外科核磁共振成像设备与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介入联盟成员单位。现有床位100张,重症监护床位12张,医护人员54名。其中高级职称4名,副高级职称2名,内蒙古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名,硕士生导师1名,中级职称5名,住院医师4名,护师及护士39名。

开展业务:各种颅内及椎管内肿瘤手术、脑血管病的手术及栓塞治疗、颅脑及脊柱先天畸形及颅内寄生虫病的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的手术治疗、各种颅脑外伤等疾病的治疗等。

神经外科重视人才培养及梯队建设,先后选派医护人员到北京天坛医院、上海华山医院等国内著名院校进修学习,并建立了长期技术协作关系。与日本东京女子医科大学脑神经中心建立了技术协作关系,并定期进行学术交流。全体医护人员在国家级杂志上发表论文50余篇,获自治区级科研奖项2项。

兴安盟人民医院神经外科团队始终以严谨、务实、创新为理念,为您的健康保驾护航!

咨询电话:0482-8413754

预约挂号
缴费
检验结果查询
病例复印
金牌护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