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导丝缓缓进入胆总管,兴安盟人民医院肝胆外科郑海明主任医师的心终于踏实了下来,这标志着该手术已成功了一半。这是肝胆外科近期完成的第五例抢救性ERCP治疗手术,再次彰显了ERCP技术在胆胰疾病治疗中的独特优势。
案例回顾
患者为一位老年女性,身体条件较差,发病急骤,伴有发热、腹痛、皮肤及巩膜黄染等症状。入院后,经详细检查诊断为急性化脓性胆管炎、胆总管结石、胆囊结石伴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患者入院时感染指标高企,伴有寒战高热,病情极为危重。夜班医师迅速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立即联系郑海明主任医师来院诊治。经过全面而细致的检查,郑海明主任医师向患者家属详细交代了病情,并鉴于患者病情的危重性,提出了急诊手术治疗的方案。在充分沟通并获得患者家属的同意后,郑海明主任医师决定为患者实施ERCP+LC(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联合治疗方案。
手术过程中,郑海明主任医师凭借其精湛的技术,成功从胆总管内取出了结石,为患者的康复奠定了坚实基础。所有参与手术的医护人员都松了一口气,患者术后恢复良好,顺利出院,并对所有参与抢救治疗的医护人员表示了衷心的感谢。
ERCP
即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是一种利用电子十二指肠镜从口腔经十二指肠乳头插管注入造影剂,从而逆行显示胰胆管的造影技术。该技术是国际公认的胰胆管疾病诊断金标准,也是确诊胆管结石的最佳方法。ERCP技术避免了患者术后长期带管的烦恼,尤其适合那些身体条件较差、不能耐受经腹手术的患者。
ERCP技术具有诸多优点:它更加微创,经人体自然腔道(口腔及胃肠道)完成操作,避免了传统手术的有创过程,减少了出血等并发症;风险更小,尤其适合老年胆道病人的治疗,安全可靠,病人可重复接受治疗;恢复更快,一般情况下手术后3天即可出院;治疗费用低,住院时间短和并发症少,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
ERCP技术的适应症广泛,包括胆总管结石、胆囊切除后胆管残余结石、急性胆源性重症胰腺炎、化脓性胆管炎、十二指肠乳头癌、慢性胰腺炎及胰管结石、胆管癌或胰头癌引起的梗阻性黄疸等。因此,ERCP已逐渐成为众多胆胰疾病的首选治疗方法。
自2024年1月至2024年12月,兴安盟人民医院肝胆外科共完成了140余例ERCP手术,其中5例为急性化脓性胆管炎抢救治疗,术后患者均恢复良好出院。此外,还有120余例胆总管结石患者和近20例胆管及壶腹恶性肿瘤患者通过ERCP技术得到了有效治疗。这一成就不仅填补了兴安盟在ERCP领域上的空白,也标志着兴安盟人民医院肝胆外科在胆胰疾病治疗方面迈上了新的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