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17日15时,78岁的朱大娘在院中散步时,突然被剧烈如刀割般的头痛袭击。子女心急如焚,迅速将她送往中旗蒙医医院急诊科。头颅 CT 检查结果显示,朱大娘出现广泛蛛网膜下腔出血。
危急时刻,中旗蒙医医院即刻通过兴安盟卒中联络群向兴安盟人民医院发出求助。兴安盟人民医院多学科专家团队第一时间依据影像资料展开会诊,果断决定启动 5G 移动卒中单元救治流程。
兴安盟人民医院依托国家科技重大专项 “基于先进移动通讯技术的移动卒中救治关键技术研究” 成果,火速派遣 5G 移动卒中单元赶赴科右中旗。在途经收费站完成患者交接后,车载 CTA 设备即刻对朱大娘进行脑血管造影检查,检查数据通过 5G 网络实时回传至指挥中心。经多学科团队远程会诊,最终确诊为基底动脉瘤破裂出血,必须马上实施支架辅助栓塞术。
时间就是生命!院前医生争分夺秒,同步联系神经外科团队,迅速启动 “绿色通道”,并通知手术室做好术前准备。朱大娘抵达急诊后,各项术前工作高效完成,随即被直接送入手术室。手术中,DSA 清晰显示基底动脉存在不规则动脉瘤,经过精准的 3D 测量,医生成功置入支架及栓塞导管,实现动脉瘤完全闭塞。术后,朱大娘转入 NICU 接受镇痛、镇静及降颅压治疗。仅仅一天后,朱大娘便清醒过来,还能自主活动,生命体征平稳,成功从死神手中夺回生机。
此次成功救治,是兴安盟人民医院自2025年3月17日完成全国首例车载 CTA 桥接机械取栓术后的又一重大突破,再次有力证明 5G 技术在偏远地区卒中救治中的核心价值。医院创新的 “移动检查 + 云端会诊” 模式,将救治时间窗前移到发病现场,把原本超过2小时的院前检查流程,巧妙压缩至转运途中完成。这一举措不仅破解了基层影像诊断能力薄弱的难题,更借助5G网络,让三甲医院的优质医疗资源 “流动” 到患者身边,为农牧区患者牢牢抓住了黄金救治时机。
兴安盟人民医院将持续深耕 5G 移动卒中单元应用,深度融合大数据与人工智能,不断优化急救流程,全力推进 “区域卒中救治一张网” 建设。此次成功案例充分彰显了医院在智慧医疗领域的创新实力,其探索出的 “兴安模式”,也为全国脑血管疾病救治提供了极具参考价值的范例,让 5G 技术成为突破地域限制、守护生命健康的坚实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