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岁的李阿姨(化名)近4年来饱受左侧面部肌肉不自主抽搐的困扰,频繁的“挤眉弄眼”让她在社交场合倍感尴尬,甚至不愿出门。辗转多家医院、尝试多种药物后,症状仍未缓解。最终,她来到我院神经外科寻求手术治疗。 手术室里,神经外科团队的显微镜下,一根异常搏动的血管正紧紧压迫着59岁张阿姨(化名)的面神经根部。这位被左侧面部不自主抽搐折磨了4年的患者,此刻正在接受微血管减压手术的关键时刻。 "准备解除压迫。"随着术者的指令,神经电生理监测医师孙畅紧盯着监测屏幕上的神经电生理信号。突然,一个戏剧性的变化出现了——当显微剥离子轻柔拨开压迫血管的瞬间,持续存在的异常肌反应(AMR)波形立即消失,原本紊乱的肌电图(EMG)信号也恢复了平稳的基线。"信号转归正常!"术中神经电生理医师立即报告。手术团队默契配合,顺利完成减压操作。术后李阿姨苏醒后惊喜地发现,困扰她多年的"挤眉弄眼"消失了,终于露出了久违的轻松笑容。
【医学小贴士】
1. 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如同"神经翻译官",能实时捕捉神经异常放电,在面肌痉挛、听神经瘤等手术中为医生提供精准导航。
2. 面肌痉挛:90%由血管压迫面神经引起,表现为单侧面部肌肉阵发性抽搐。微血管减压术是目前最有效的根治方法。
3. 手术时机:建议药物控制无效后尽早手术,拖延可能导致神经不可逆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