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兴安盟人民医院心血管内三科再攀技术高峰,成功为一名86岁高龄、反复晕厥的高危患者自主实施了兴安盟地区首例双腔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ICD)植入术。这一标志性手术的成功,不仅挽救了患者的生命,更填补了兴安盟在高端心脏起搏电生理介入治疗领域的一项重大技术空白,彰显了心内三科在复杂心律失常诊疗领域的强大实力和区域领先地位。
患者杨爷爷,86岁,因“反复晕厥10个月,加重1月余”住院,患者近一个月来,反复发作晕厥,意识完全丧失,伴肢体抽搐,情况极其凶险。患者同时合并有高血压、心律失常、肾功能不全等基础疾病,住院期间,患者反复发作心前区不适,心电监护提示高度房室传导阻滞、室性心动过速。心内三科团队凭借丰富的临床经验和精准的诊断技术,迅速确诊其为心源性晕厥、高度房室传导阻滞、恶性室性心律失常,患者面临着极高的心源性猝死风险。
精准决策,优选双腔ICD
面对如此高龄、基础疾病复杂且猝死风险极高的患者,心内三科团队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病例讨论和严谨的评估。传统的单腔ICD虽能除颤,但对于合并高度房室传导阻滞的患者并非最优选择。团队最终决定采用技术更先进、功能更全面的双腔ICD植入方案。双腔ICD不仅能有效识别并快速终止致命的室速、室颤,还能模拟心脏自然的电信号传导,提供必要的心房起搏支持,更好地保护患者的心功能,尤其适合像杨爷爷这样的高龄、潜在心功能不全患者。

精诚协作,完美实施
手术由蔡景景主任带领团队实施。在高龄患者血管条件相对较差的情况下,蔡主任克服困难,在局部麻醉下精准操作:成功穿刺血管,将纤细的电极导线分别精准植入患者右心房和右心室的理想位置,并稳妥连接、固定双腔ICD装置。术中,团队一丝不苟地测试设备的感知灵敏度和除颤阈值,确保这台“生命的守护神”能在危急时刻准确、及时地发挥作用。整个手术过程流畅高效,患者顺利康复出院。


守护“心”健康,我们永不止步
此次首例双腔ICD的成功植入,是心内三科持续追求技术进步、致力于提升区域心血管疾病救治水平的一个缩影。科室将继续秉承“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紧跟国内外心血管领域发展前沿,不断引进和开展新技术、新项目,为兴安盟地区恶性心律失常、心源性猝死高风险患者的生命提供了更及时、更强大的保障!
ICD--装在身体里的救命神器
植入式心脏复律除颤器(ICD)是治疗危及生命的室性快速心律失常(心室颤动和室性心动过速)的一个多功能(ICD具有抗心动过缓、抗心动过速、低能电转复,以及高能电除颤等多种功能)、多程控参数的电子装置。ICD属于心脏起搏器,具有普通心脏起搏器的所有功能,既能够发放脉冲刺激心脏,避免心脏停搏,治疗严重的缓慢型心律失常,又能通过置于心脏内的电极导线及时感知患者发生的心律失常,及时终止室速、室颤,挽救生命!
什么样的人需要安装ICD呢?
1.曾发生过心脏骤停并幸存的患者,这些患者再次发生心脏骤停的风险较高,ICD 可以提供及时有效的保护。
2.患有严重的器质性心脏病,如心肌病、心肌梗死等,且左心室射血分数显著降低、出现恶性心律失常的患者。
3.某些遗传性心律失常疾病患者,如长 QT 综合征、Brugada 综合征等。
兴安盟人民医院心内三科
心律失常、心力衰竭、高血压病房:主要从事各种心律失常及难治性心力衰竭的药物及介入治疗,包括临时及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术、ICD(埋藏式心脏复律除颤器)植入术、CRTP/CRTD(心脏再同步起搏器/复律除颤器)植入术;房扑、房颤、室早、特发性室速、室上速等的导管消融术等。以及原发性高血压的规范化管理、继发性高血压筛查等。

出诊时间:
心律失常房颤门诊:
每周一全天兴安盟人民医院门诊2楼21区12诊
心内三科门诊:
周一至周五全天兴安盟人民医院门诊2楼21区5诊
科室电话:0482-82820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