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兴安盟人民医院脊柱外科凭借精湛医术,成功为一名胸椎截瘫患者实施上胸椎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 椎管减压术,不仅助患者重获行走希望、显著提升生活质量,更填补了兴安盟地区在上胸椎损伤治疗领域的重大技术空白。
此次救治的患者为 45 岁男性,因高处坠落导致胸椎骨折并伴随截瘫,伤后 6 小时紧急转入兴安盟人民医院。入院查体显示,患者双下肢肌力已降至 0 级,胸骨柄以下皮肤感觉麻木,且无法自行排出小便,病情危急,若不及时干预,恐面临终身瘫痪风险。

辅助检查进一步明确病情:CT 影像清晰显示患者胸椎多发骨折,胸 5、6 椎体水平椎管受累,骨折块突进椎管内部,直接压迫脊髓,这正是导致患者双下肢活动障碍与小便潴留的核心原因;核磁共振检查同样印证了胸 5、6 椎体对应椎管的受累情况,为后续治疗方案制定提供了精准依据。
面对患者严峻的病情,脊柱外科副主任曲志欣带领团队迅速行动,第一时间组织科室核心力量开展病例讨论。团队经综合研判认为,患者属于高能量损伤引发的脊髓损伤,神经受压症状明显,唯有通过急诊手术尽早解除脊髓压迫,才能最大程度降低不可逆转的神经损伤风险。
时间就是生命,脊柱外科团队争分夺秒完善术前各项准备工作,同时与手术室、麻醉科紧密联动,反复推敲手术细节,制定周密的手术方案与应急预案,为手术安全顺利进行筑牢基础。
手术中,医护团队默契配合,精准实施胸椎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 椎管减压术(T4-7),手术最终顺利完成。术后即时评估显示,患者下肢麻木、疼痛症状较术前有明显改善,下肢肌力也出现初步恢复迹象,为后续康复奠定了良好开端。

“术后康复是患者回归正常生活的重要环节。” 脊柱外科副主任曲志欣表示。基于此,为患者制定了多学科协同康复方案:在药物治疗上,联合使用神经营养药物促进神经修复;在物理治疗方面,引入高压氧治疗改善局部血氧供应;同时,脊柱外科与康复科医护人员密切配合,每日耐心指导患者开展循序渐进的肢体功能锻炼,并辅以针灸、理疗等手段,全方位助力患者康复。

在医护团队的精心治疗与呵护下,患者恢复进程超出预期。术后 3 周,患者已能在他人搀扶下实现行走,标志着此次救治取得阶段性重大成功,也让患者及其家属重拾生活信心。
此次上胸椎损伤救治手术的成功,不仅是兴安盟人民医院脊柱外科技术实力的集中体现,更彰显了医院以患者为中心、勇攀医疗技术高峰的责任与担当。
未来,我院将持续深耕学科建设,不断提升复杂病症救治能力,为更多患者带来健康福音,为区域医疗卫生事业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大力量。